第七十七章 君子好色而不淫?谁信?!(1/2)
其时,萧瑜的公司接了一单出口到日本的生姜生意,凭证起源匡算,这笔货值五十万元人民币的生意做下来,约莫可以获得三十多万的毛利,利润相当丰盛。
对方的信用证开过来后,萧瑜不敢怠慢,连忙亲自赶赴山东的一个著名生姜产地组织货源。
其时时令已是初秋,正是生姜采收的时节,这个时候货源应该是很富足的,价钱也应该是一年中最低的时候。萧瑜虽只做了几单农产物出口生意,但对农产物工业链也有了一些大致的相识。
现在,在海内的农产物工业链中,最大的利润实际上来自于流通环节,位于工业链最底端的农民兄弟所得十分可怜。即便遇上好的行情,一级收购价钱也往往涨幅有限,利润的大头照旧被流通环节攫取走了。
农产物生产由于周期长,自己就是一个低利润、高风险的行业,又加上这几年农产物价钱颠簸幅度加大,利润没有加大几多,风险却成倍增长。
就说这生姜吧,可能今年需求旺盛,又加上炒客推波助澜,价钱一路飙升不止,最后高达几十元一斤,成了名符实在的“姜你军”。第二年各地农户看到有利可图,都纷纷跟进,大面积种植,效果总产量激增,若再恰遇上外洋市场需求萎缩,生姜价钱就会一路脸冲地跌落下来,昔日的“姜你军”,立马就成了“被姜军”,有时候收购价钱甚至低到每斤只有几分钱的离谱水平,险些与废弃的农作物秸秆一个价,连起姜的人工用度都收不回来,农民们欲哭无泪,有些爽性就懒得起了,任由成百上千斤的生姜白白地烂在地里,酿成了肥料。
除了这种由于市场颠簸、或者冰雹等异常天气带来的“天灾”之外,有时“**”也无从制止。有些地方的个体向导干部为出政绩,动辄就搞什么“千户大棚”、“万亩蔬菜”基地,大叫隆上一阵,电视、报纸这些新闻媒体一报道,向导的体面工程做足了,拍拍屁股高升走人,却留下一大片烂尾工程无人过问,农民起早贪黑、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农产物没有销路,也只能眼睁睁地烂在地里。
有些农户生气不外,找到其时力促他们种植的政府部门,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像当初允许的那样,帮着想措施,找销路。但新上任的向导怎么会愿意接手收拾这个烂摊子,明摆着那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儿:收拾好了,是前任的劳绩;收拾欠好,那就是自己无能了。所以,大多都是两手一摊,把责任往前任那儿一推,自己另行琢磨起如何另辟蹊径,重新起劲别辟门户,向导农民搞新一轮的特色农业,特色大棚,开始新一轮的大叫隆……
这样折腾来,折腾去,历任向导倒是都皆大欢喜,眉开眼笑地升职走人,只是苦了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弟。
说起来,自己也是高踞在这农产物工业链金字塔顶端的少少数受益者呢,这一单下来的利润,恐怕一家种植户许多年加起来也赚不到吧。这么一想,萧瑜心里隐隐有些歉疚,想着以后如果是直接从农户手里收购农产物,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,在价钱上多给农户一些优惠,让他们也几多获得些实惠。
看着车窗外漫山遍野金灿灿的秋色,萧瑜的心情逐步愉悦起来,感受自己的这单生意应该也会像这时令一样,有个大好收成。
待到了产地一看,萧瑜却登时傻眼了,原来这段时间生姜价钱看涨,货源十分紧俏。谁能组织到货源,别说出口了,就是转手内销,也有一份不薄的利润,怪不得日方开出的价钱这么诱人呢。
当地的生姜产物基本被一家商业公司控制了,提着现金期待提货的人在这家商业公司门前排成了长队。
萧瑜来时只带了准备做定金的五万现金,原企图是销完货再付清全款的,以前的几单生意都是这么做的。但看眼下这形势,现金全款都纷歧定能提到货,更别说先提货后付款了。可人家日方的信用证都已经开过来了,组织不到货源,挣不到钱不说,还得赔偿人家违约金呢。
萧瑜打电话问了一下公司财政,账面上已没有多余的现金,找银行办贷款,待跑完手续批下来,恐怕黄花菜都凉了。
萧瑜硬着头皮找上了这家公司的老板,期望能够施展一下小我私家魅力,说服他通融一下,玉人在这方面总是有些独门优势的,尤其是像萧瑜这样美艳不行方物的顶级玉人。
一如萧瑜的想象,这家商业公司的老板正是那种脑满肠肥的典型暴发户形象,独自占据了一间阔大的办公室,室内装修得金碧辉煌,看起上去虽很奢华,但却随处透露出主人品位的粗俗,就像早期的那些暴发户,总喜欢在脖子上挂一条拴狗绳一般粗大的黄金项链一样。
见了老板本人,看过了室内的陈设以后,萧瑜心里越发有底了,这种暴发户通常是最难抵御美色诱惑的,也许三言两语就能搞定。
那老板一见萧瑜,果真惊艳有加,十分热情地握住萧瑜的手,久久不舍得放下,还亲自给她沏了茶,听了她的请求,很爽快地允许了,“没问题,这五十万的货我可以给你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